【健康中国】你有多美|战“疫”日记:被病人需要是最好的表扬

2020-02-09


时间:
2月1日


地点:湖北武汉市汉口医院


记录人:陈娟(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员)


(工作中的陈娟)


      今天晴,阳光明媚,大街上仍然没有行人。


  正式进入汉口医院上班的第一天,早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,想了最糟糕的后果和最恶劣的环境,但去到现场才发现,现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恶劣。


  虽然补液很多,穿着防护服很阻碍行动,戴着N95压着鼻梁、耳朵痛,但这种现象在接瓶、执行操作时会完全消失,或许这就是这份职业的神圣性吧。


  早晨六点三十分起床,收拾好头发,备好手术衣、工作鞋,喷完消毒水,配好回来用的消毒液后就急忙出门。


  七点从酒店出发。到医院后,每个人都认认真真、仔仔细细穿好防护服,确认完整就进病区交班。


  大家很团结,队内迅速分组分工执行治疗。今天我的工作是执行补液,进行留针穿刺工作。虽然条件艰苦,但不能浮躁,必须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。


  我和外院一个师兄同组,一路下来打了十几个留针。第一个穿刺确实有点害怕,毕竟戴了护目镜,而且起了雾,视线很模糊,加上衣服和三层手套很影响操作,关键消毒水的颜色还特别深,感触不到血管条件,完全靠经验在操作。顺利打完一个很成功,也给足自己信心,血管条件差的也能打进去。


  第一天上班就被陌生面孔肯定,就像以前在科室,被常回来化疗的病人指定穿刺一样。这对所有医护人员来说,无疑是最好的表扬,让我忘记被防护服闷得一身汗,压痛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,即使张口呼吸也不难受了。


  这种被需要被感谢,就是我们来这里支援的最大动力。我很感恩每一位老师,让我拥有这一身技术并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。


  平时易躁的自己,这时似乎格外平静。独自一人,用了一个半小时,在配剂室撕了将近200个丙球瓶子的挂瓶贴。每瓶都用棉签头一点点小心翼翼地撕开,方便大伙直接拿出去挂补液。虽然手腕被皮筋捆得很痛,但很庆幸自己都坚持下来了。


  下班后,最关键的时刻是脱防护服。这个环节不能所有人一起,只能两个两个脱,因为人多了很容易造成感染。整个过程不能快只能慢,要花将近两个小时。之前练习时说穿脱要两个小时,不敢信,现在经历了,真的就相信了。


  丢了那一身白衣出门,自己真的就是个普通人,也会痛,鼻子、耳朵被压得红彤彤的,手腕也勒得红红的。但凉风一吹,每个细胞似乎都能呼吸,痛并快乐的情绪交织在一起。


  回到酒店已经三点,整个队都还没吃饭。在门口接受各种消毒水洗礼后,回房间冲凉也得花上半个小时,全身从上到下认真洗完后才能吃上饭。大伙都在说,早中晚饭一起解决了。总之,累得很有趣。


  我觉得,使我坚定下去的信心,是这些病人都非常需要我们救治。我们得抱着非常乐观的心态去治疗、去护理、去安慰他们,给他们足够的信心,让他们相信还有人在支持着他们,辅助护理他们的生活。


  其实我是一个胆小的人,面对病毒我也曾恐惧过,但那是作为普通人的想法。对党员和医护人员来说,疫情如火,人命关天,护佑生命,义不容辞。此时我不上谁上呢。


  很庆幸能够成为医疗队一员,让我兑现入党时誓言,还有步入医学学府时的宣誓。我也相信自己,一定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。



报道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NjI2ODA4Mw==&mid=2653028001&idx=3&sn=61bc776cadc6f9c9b4e6f73c7252afe2&chksm=bd3e8ffd8a4906eb902046285399f234f61df07179b55996137d52c1111c9af3b7bde160b759&mpshare=1&scene=1&srcid=&sharer_sharetime=1580978234551&sharer_shareid=df175e433a63b0fba7df7fe8c53eecc8#rd

2020-02-06